您好,欢迎光临大德教育网站!
微博     微信     考试热线:0371-63213353

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《小学综合素质》真题答案

2017-01-18 17:39:15   来源:大德教育   

导读: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《小学综合素质》真题答案

  二、材料分析题(本大题共3小题,每小题14分,共42分)阅读下列材料,并回答问题。

  30、材料:

  四(1)班王红的语文、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,惟独数学差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,遗传!”

  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,她想: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,会学数学呢?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,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,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。

 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,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,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,课堂上,张老师提问王红时,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,适当进行启发,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,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。

 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,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,针对这些问題,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,不要怕犯错误,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,指导她逐步体 验,渐入佳境。当作业难度较大时,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“脚手架”,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,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,最终完成作业,对于王宏的作 业,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,及时反馈,以便王红适时改进。

 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,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,王红再也不说自己“学不好数学”了。

  问题:

  请结合材料,从学生观的角度,评价张老师的教育行为。

  答案:

 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遵循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,值得肯定。首先,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材料中,张老师认为王红 具有发展的潜力,能学好数学,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她学习,提高数学成绩。其次,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,具有自身的独特性。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水平不同,具有差异性,老师要因材施教。材料中张老师针对王红的特点,为她设计学习的方法,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。

  最后,以人为本的学生 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,是学习的主体。材料中,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一起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,最终得到发展。 综上所述,作为教师,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,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全面、个性化发展。

  31、材料:

  学校组织秋游,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。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,于是纷纷议议论:“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”,“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” ,“猴子又不是人” “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”…… 听着同学们的议论,老师若有所思。

  返校后,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,同学们踊跃发言。

  “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就是不对”

  “《动物世界》里面说,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,属于动物的本能,无所谓好坏”

  “动物间可以这样,我们人可不能这样”

  关老师赞同道:“对!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,而人不能,因为人类社会里讲文明的,我们要尊老爱幼。”

 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:“有的人捕杀猴子,卖到酒店去,他们这样做,对吗?”

  关老师回答:“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,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,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,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,做一个负责任、有爱心的人。”

  问题:

  请结合材料,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,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。

  答案:关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。值得肯定。首先,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。教书育人要求老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, 实施素质教育。循循善诱,诲人不倦,因材施教。培养学生良好品行,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。材料中关老师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,激发学生创新精 神,培养学生良好品行。其次,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。关爱学生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,尊重他们的人格,平等公正对待学生。对学生严慈相济,做 学生的良师益友。材料中关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学习,引导学生尊老爱幼,保护动物,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  最后,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。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坚守高尚情操,团结协作,尊重同事,尊重家长。作风正派,廉洁奉公。材料中关老师以身作则,教育学生尊老爱幼,给学生树立榜样。总之,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老师职业道德,这种精神值得弘扬,需要每个老师学习.

  32、材料:

 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。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,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。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。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。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、决心与意志。一束怯懦的目光,光压几乎接近于零。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 联系。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、聪慧与文化修养。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。

 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。如他 的人格品味,机智程度,灵气天分,城府心机,阅历深浅,胸襟气度,风范操守,文化素养,行为习惯......从一个人的目光里,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,看 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。怪不得人们常说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。不过,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。

 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,有的人甚 至妄言,服装是一个人的“第二名片”。实际上,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。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“防伪”的。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,但却难以改 变他的目光。据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记载,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,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,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,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。事后有人问使臣:“魏王如何?”匈奴使者回答说,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,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。

  善良的人们,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,去辨真伪,发现美,择良美,并发出自己纯净、善良的目光。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,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。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、善、美的目光,就会变得更加美好。(摘编自詹克明《目光》)

  问题:

  (1)请结合文本,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出的一个人的特性。(4分)

  (2)文章用“真假魏王”的例子,旨在说明什么?请简要分析。(10分)

  答案:

  1.a.目光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b.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气质。

  2.文章通过魏王改变服装后依然被人通过目光辨认出来的事例,来说明目光识人的重要性。

  a.有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,有人说服装是人的第二名片,而实际上,这两者是容易伪造的。

  b.一个人容易改变服装,却难改目光。

  c.善良的人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目光,明辨真伪、善恶、择良善,并发出自己善良纯净的目光。

  三、作文题(本大题1小题,50分)

  33、阅读下面的材料,按要求作文。

  一个老人挑着一旦瓷碗,在路上走着。突然一只碗掉到地上摔碎了。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。路人很奇怪,便问:“你的碗摔碎了,为什么你看都不看呢?”老人说:“我再怎么回头看,碗还是碎的。”

  要求:文体自选,立意自拟,标题自拟;不少于800字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教师资格证考试 真题答案

扫码关注大德教育微信
招考公告、课程、优惠信息一手掌握!